后勤网欢迎您,
学校主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报 >> 正文
于静默中坚守 在灼夏里奋进——2025年后勤服务保障暑期工作回顾
2025-09-15   作者:   来源:后勤保障部   点击次数:


盛夏的校园,褪去了平日的喧嚣,仿佛一曲激昂交响乐后的短暂休止符。然而,在这宁静之下,正涌动着另一番如火如荼的热烈景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默默坚守在校园,以汗水为墨,以实干为笔,在炎炎夏日里潜心勾勒着更臻完善、更富温度的校园图景。

暑期后勤工作的“核心引擎” ——统筹领航督实效  一线指挥定方向

学校对后勤暑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聚焦工作目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喜莹率先垂范,带领后勤保障部班子成员下沉后勤一线,先后深入附中建设、供暖保障、学生公寓升级改造、教室升级改造、浴室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现场,亲切慰问一线员工,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和要求,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项目高效推进打通堵点,为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安全推进注入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假期伊始,后勤保障部党政班子迅速行动,未雨绸缪,多次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学校暑期工作部署会会议精神,并就暑期服务保障温暖有序、后勤生产安全稳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重点任务攻坚落实等方面进行专项安排部署;部领导下沉分管领域,加强重点任务督导,及时破难解难;部门负责人和骨干力量增强大局意识,讲担当、讲责任、讲奉献,抢抓暑期“黄金期”,紧盯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进度,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暑期服务保障。

暑期后勤服务的“暖心底色”——暑热难挡服务热情  保障有力紧贴民心

24小时服务热线不间断

后勤24小时服务热线值班室的灯光始终明亮,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在线,以专业、高效、温暖的服务,及时响应暑期各类报修和意见反馈,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校园餐厅里的掌勺人

今年夏季的热浪格外灼人,连续多日的高温预警让校园里的空气都透着燥热,而食堂后厨的炊灶间更似 “蒸笼”—— 明火炙烤着灶台,空气里的温度比室外还高出好几度。即便如此,餐饮人始终守在热气蒸腾的灶台前,全力保障着近2万留校师生的一日三餐。针对高温天气,各餐厅还特别供应免费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饮品供师生饮用。

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坚守,让留校的日子多了份踏实的暖意。

管理创新提质效,合作共赢促发展。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餐饮工作服务质量,饮食服务中心利用暑期完成了4家社会餐饮企业年度考核及续约工作,同时根据各自营餐厅班组的"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经营情况"等指标情况,淘汰不合格班组7个,进行了合作班组引进比选,实现"优胜劣汰"常态化,推动自营餐厅服务品质与创新能力双提升,为师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餐饮选择。

学生宿舍里的暖心人

正午的阳光把公寓楼的外墙晒得发烫,楼道里的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但公寓的坚守者们从未停下脚步。“楼长妈妈”一边擦着额角的汗,一边仔细核对留校学生的出入信息。她们24小时在岗,随时响应学生报修、物资申领、紧急求助等需求,照顾生病学生,并为留校学生提供绿豆汤、照顾绿植、下雨收衣、缝补衣物等暖心服务,偶尔遇到学生搬行李,还会主动上前搭把手。

这些藏在楼宇里的暖心坚守,像一缕缕凉风,让燥热的暑期多了份稳稳的安心。

新生宿舍准备:以心迎新,细节满格。为确保2025级新生“拎包入住”,对每间宿舍进行深度清洁与消毒,擦拭门窗、检查并修缮家具与水电设施;精心布置迎新标语,在走廊张贴温馨提示,营造“家”的氛围。针对特殊需求,提前预留无障碍宿舍并配备专属设施,准备加长床;为每位新生准备床位标签和入住指南,确保报到当天“零迷茫”。

爱心延伸,助力“三下乡”。7月7日至7月11日,公寓“爱心家园”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国家和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学生连续第10年走进吕梁市方山县积翠示范小学,开展以“心灵陪伴 筑梦‘童’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0余名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的同时,让积翠示范小学的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度过了难忘的暑期时光。

校园环境的美容师

夏日的热浪裹着尘土在楼宇间打转,而物业团队的身影始终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紧紧抓住暑期黄金时段,对三校区的教室、教学楼周边、人行道等开展了深度清洁和消毒,完成了1.8万平米绿化面积的补栽补种,清理了三校区校园僵尸车600余辆,原本有些稀疏的草坪变得绿意盎然,校园道路变得宽敞通畅,学习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舒适。  

这些藏在校园肌理里的细心守护,像一把把隐形的伞,挡住了盛夏的燥热,留住了校园的整洁与安心。

能量心脏的守护者

为了保障校园设施设备的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团队的身影始终守在校园 “能量心脏”。暑期,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交织,校区先后遭遇多起突发状况,能源管理与保障中心提前部署,构建“24小时待命、接诉即办”的应急响应机制,维修人员第一时间携带工具赶赴现场,全力投入到各项抢修工作中,维修人员蹚着积水排查漏点、更换破损管道,对线路进行检修、恢复供电,以最快速度恢复校区设施正常运行,保障校区整体秩序稳定。暑期的水电收费窗口前来购电的居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以耐心与细致一一回应,在方寸窗口间践行着平凡却充实的职责。

这些藏在校园能源 “心脏” 里的坚守,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生命线,给留校师生稳稳的安心。

水电缴费信息:精准核对,高效送达。为确保暑期水电缴费工作有序推进,能源保障与管理中心从系统中精准导出各学院及相关单位的用能缴费详细信息,逐一核对确保数据准确并安排专人逐一送达,确保各学院单位及时知晓缴费事宜为能源管理改革的有序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运动场上的主理人

炙热的阳光下,体育馆的塑胶跑道踩上去都带着温热,而场馆服务团队的身影,始终穿梭在这些承载着师生需求的空间里。这个暑期,田径场、篮球场等室外场地每日6:00-22:00开放,较平日延长4小时;体育馆、乒乓球馆等室内场馆延迟闭馆至22:00,累计开放54天,接待师生1.6万余人次。每日启动场馆前,他们都会对所有场地进行安全巡检,保障师生运动安全,假期期间完成设备检修58余次。同时,完成了消防设施专项巡检、场馆顶部排水沟以及落水口清理、体育馆玻璃、墙、顶、地、卫生间以及观众席的全方位、无死角深度清洁。

这些藏在场馆每个角落的守护,像一道道无声的屏障,留住了运动的畅快与活动的顺畅。

校园通勤的摆渡人

炙热的阳光下,体育馆的塑胶跑道踩上去都带着温热,而场馆服务团队的身影,始终穿梭在这些承载着师生需求的空间里。这个暑期,田径场、篮球场等室外场地每日6:00-22:00开放,较平日延长4小时;体育馆、乒乓球馆等室内场馆延迟闭馆至22:00,累计开放54天,接待师生1.6万余人次。每日启动场馆前,他们都会对所有场地进行安全巡检,保障师生运动安全,假期期间完成设备检修58余次。同时,完成了消防设施专项巡检、场馆顶部排水沟以及落水口清理、体育馆玻璃、墙、顶、地、卫生间以及观众席的全方位、无死角深度清洁。

这些藏在场馆每个角落的守护,像一道道无声的屏障,留住了运动的畅快与活动的顺畅。

大型活动的护航者

盛夏七月,第十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在我校拉开帷幕。后勤保障部门精心筹备,贴心服务,圆满完成了5000余名参赛师生的餐饮保障任务,1600余名参赛学生的住宿服务,以及大会期间的通勤保障、场地保障、水电保障等,得到参赛师生一致好评,彰显后勤服务温度与专业能力。

暑假后勤工作的“实干答卷"——攻坚重点破难点  挂图作战抓进度

附属中学建设是学校“为师生办实事”的头号工程,因项目复杂、工期紧、工程量大、程序多等诸多因素而任务异常艰巨。后勤保障部勇于担当作为,坚决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在分管校领导任喜莹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持续攻坚奋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楼加固翻新、运动场地升级、配套管网改造、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相关建设项目,于8月如约按期交付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并投入使用,保障了第一批学生正常开学。

供暖民生保障。针对供暖矛盾突出的长风小区重点攻坚,分管校领导任喜莹带领后勤保障部班子成员前往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天然气公司和供电公司,就太原校区供暖工作及住宅区供热问题展开交流座谈。会议就太原校区公建供热热计量方案和长风小区热力不足、设施老化、热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并赴现场就换热站选址、建设需求、燃气接入及供电方案进行了充分沟通,明确了可行性具体实施路径和时间,进一步推动太原校区供暖工作和住宅区供热问题有效解决。

节约型校园建设不停步。校园的“跑冒滴漏”“长明灯”“长流水”看似细微,实则关乎校园资源节约与运营成本管控。为进一步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切实杜绝“跑冒滴漏”“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暑假期间,后勤保障部牵头,联合校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组成节水节能检查组,深入学院、教学楼、食堂、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实地排查用水用电设施运行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明确责任部门与整改时限,确保立行立改,扎实推进《进一步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落地见效。

校园设施环境改善。今年学校集中资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提质、学生宿舍环境改善等事项,投入7955.04万元,启动实施36项维修改造项目,大力改善师生校园学习生活条件。后勤保障部门利用暑期黄金期,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提质改造工程,努力让太理校园生活更舒适、更便捷。目前,老校区学生宿舍提质项目、三校区四个浴室改造工程完美收官,虎峪校区教室改造升级工作、餐厅改造升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学生公寓焕新升级,品质跃升,“老旧宿舍”变身“宜居家园”,学生入住时收获满满的惊喜。

学生浴室匠心改造,体验倍增,“陈旧隔间”变身“智能空间”,贴心设计让学生沐浴更安心。

学生餐厅升级改造项目加速推进中。。。。

教室换新升级中。。。。。

校园环境换新升级中。。。。。。

幼儿园食堂厨房完成升级改造

暑期后勤安全的“坚固屏障”——安全防线不松懈  全维守护筑平安

安全检查不停摆。后勤安全检查组深入配电室、水泵房、消控室、食堂后厨等关键场所安全检查,逐栋楼检查消防栓阀门,仔细记录每一台配电柜的运行参数,认真检查水泵机组的运行噪音、水压稳定性和管道接口的密封情况,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微异常。

多措并举守牢舌尖安全。暑期饮食服务中心推动一系列食品安全举措落地见效。一是实施"灭鼠灭蟑"消除,完成全校区餐厅灭鼠灭蟑工作;二是开展排油烟管道深度清洗,累计清理管道1000余米,同时对三校区隔油池进行清掏;三是对碧园餐厅洗碗间和静雅轩餐厅破损吊顶进行改造修缮;四是对智林餐厅附属建筑外立面进行维修改造;五是对三校区各食堂的燃气报警器进行检定及更换,确保燃气安全。暑期各项目共计投入约60万元,全面确保食品安全及生产安全。

防汛防灾快速反应。暴雨来临前,后勤人扛着铁锹冲进渐密的雨幕,沙袋挨个拍实堆成矮垛,及时调用抽水车排水,应急处置快速而高效。

暑期后勤培训的“蓄力行动”——淬炼内功强本领  赋能提效育人才

后勤保障部以暑期为契机,将赋能提升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以”勤学匠行“大讲堂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专项培训,形成“个体赋能 — 团队提质 — 系统增效”的良性循环,以“强内功”推进后勤服务从“基础保障”向“优质供给”跨越。


8月27日至29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喜莹带队后勤班子成员,前往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围绕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能源管理改革、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后勤“三定”机制落实、信息化服务赋能、食品安全管理等多个重点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开展了为期3天的专题调研,强化后勤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我校下一步推进后勤综合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7月28日-29日,后勤保障部副部长宋晓峰带队,饮食服务中心组织骨干人员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进行调研,从饮食信息化建设、食堂运营管理、食堂安全监管、餐厅节能及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拓宽服务视野,为构建"智慧型、节约型、文化型"三位一体餐饮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

8月25日—26日,公寓服务中心开展“勤学匠行”大讲堂——安全宣讲竞赛暨提升培训,围绕“安全宣讲内容创新优化”“安全素养提升”和“物业服务精进”三大方向,提升业务能力的、凝聚共识、强化使命,以更高标准落实安全责任,以更优服务回应师生需求。

8月27日上午,物业服务中心开展“勤学匠行”大讲堂——物业服务监管考核能力提升培训,特别邀请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物业管理师,山西国信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品质技术保障部经理蓝劲松担任主讲嘉宾,围绕“物业品控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落地”这一主题,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校园物业服务品质。

7月25日,物业服务中心联合专业多媒体技术集成企业,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多媒体维护专项培训。培训覆盖新老员工,并同步完成考核,提升了团队对设备的规范操作与教学适配能力,夯实了多媒体服务保障能力。

8月28日,能源管理与保障中心举办“勤学匠行”大讲堂——“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开展专题培训,特邀山西省礼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首席专家、山西省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特聘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方改娥教授进行专题授课,针对维修服务、窗口服务、办公接待等日常岗位特点,从专业服务形象塑造、沟通协调能力强化、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规范要求以及投诉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促进能源保障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

8月29日,场馆服务中心邀请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讲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列举大量真实的火灾案例,分析了身边常见的安全隐患,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火灾的严重危害,有效增强了场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为保障场馆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暑期,后勤人的身影遍布校园食堂、公寓楼宇、场馆绿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需要守护的角落,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这既是校园硬件设施的 “焕新升级”,更是后勤服务内核的 “深度淬炼”。

炎夏终有时,服务无止境。新学期,后勤人将把暑期的坚守化作前行的底气,持续巩固成果,优化服务细节,以 “始终在线” 的责任感,为师生日常保驾护航,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后勤力量。



推荐新闻
太原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新春祝福
爱心家园:荣获首届“山西慈善奖—慈善行为楷模”
后勤保障处新春祝福
太原理工大学战“疫”在行动——校园防控篇
CopyRight ©  太原理工大学后勤网晋ICP证0500046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618号